世界读书日 | 和钱塘检察青年干警一起品读好书
世界读书日
春暖花开日
读书正当时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
一起来看钱塘检察青年干警的分享与推荐吧!
《沉思录》
推荐人:童佳宇 第一检察部
《沉思录》由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是一部作者写给自己的书,是作者自己在同自己对话,既然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字里行间自然也就不过分讲究辞藻和安排结构,而是更注重一种思想的深入和行进。如果我们把心灵沉静下来慢慢品读,就会发现《沉思录》其实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甜美、忧郁和高贵。它的高贵也许是来自作者思想的严肃、庄重、纯正和主题的崇高;它的忧郁,也许是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对自身所处的混乱世界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则是由于作者心灵的安宁和静谧了。
《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
推荐人:柯景彬 第二检察部
本书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的著作,以“药家鑫案”、“许霆案”等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案例为研究标本,针对个案的种种细节考察,将理论联系实际,以法学家的理性、敏锐和洞察力,从那些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情节和事实入手,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和结论,是一本有思考深度同时也能带领我们开阔思考视野的好书。如果您是一位关心社会发展,特别是对中国法治建设有着热情与期盼,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热心人,读了这本书定会有更深的感触。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推荐人:王晟 第二检察部
哲人有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过去的事件的思考与批判影响今天,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他避免重蹈覆辙的坚实保证。在前行的路上,反思与汲取是我们最好的能量补充剂。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通过回顾这段历史,读者能够带着历史的铭记,以批判反思的态度,以开阔的视野和胸襟,正视自己以及别人的所长和所短,踏步向前,兼收并蓄,脚步坚定。
《看得见的正义》
推荐人:黄云 第三检察部
《看得见的正义》是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瑞华所写的法律随笔集。在“程序正义”成为流行话语的当下,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为依托,用流畅的语言讲解“程序正义”的真正内涵,可以说是面向社会进行一场法学理论的知识普及。本书讲述的法律格言,极具传播性,初读令人耳目一新,细读令人受益匪浅。文章大多短小精悍,但却不乏案例的介绍和深入的剖析。文章率性而为,没有拘泥于学术论文的表达方式,避免了与普通读者之间的隔阂;但同时又不乏严谨与专业精神,充满了对法治深邃的思考,对于法律从业人员同样是专业而有益的读物。
《瓦尔登湖》
推荐人:江朋 第五检察部
本书是美国作家梭罗创作的散文集,是作者独居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记录,描绘了作者两年多时间里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思。在工业化转型经济迅猛发展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时代背景下,作品透露着对“真正的生活”的思考,而瓦尔登湖成为了作者心目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无论你是莘莘学子还是职场人士,无论你是学霸还是“学渣”,职场小白或者职场精英,终是为了未来而奋斗,就算劳碌奔波,但只要守住心中的瓦尔登湖,灵魂和生活总有一个在路上。
《诗经讲义稿》
推荐人:江一鸣 第六检察部
《诗经》是一代文辞之盛,它并不离奇甚至过于平常,但却真实可爱,灵犀可通。傅斯年在《诗经讲义稿》写道,研究《诗经》应当有三个态度:一是欣赏文辞,二是作为历史材料,三是作为古言语学材料书。
《诗经》援物入诗,借景言情,其中情和景、心和物的交融,令人产生对未检工作中法理和人情的思考,宽严相济、惩教并举、双向保护也是一种未检独特的交融。
《诗经》多用偶句韵,因隔句一韵而抑扬有节、疏密有间,保护未成年人也需要从容有度、一张一弛,才能获得深远的法治效果。
《百年孤独》
推荐人:汤婷婷 第七检察部
《百年孤独》用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讲述了一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既投射了马尔克斯本人对自身命运和国家出路的思考,也反映了拉美人对于独立自由与幸福的渴望与关切。正如书中所言,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孤独不是空想虚无,不代表形单影只,我们要学会在孤独中领悟和思考,享受独立的价值意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坚守内心的宁静,把一个人的时光作为通往内心极致自由的道路。